同城免费约爱_51pcmc品茶2024官网,快餐300元二小时,300元快餐不限次数qq

襄阳:以开放促发展 再造发展环境新优势

来源:襄阳文明网  责任编辑:姚城  时间:2014-10-29

    自我革命,先行先试,主动作为。今年以来,我市通过行政审批管理创新,主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,使“改革红利”得以充分释放,市场活力、环境引力和增长潜力进一步激发。

  一个内陆地区营商环境一流的开放高地,一座引领汉江流域对外开放的投资创业乐园,正昂然屹立在岘山脚下、汉水之滨。

  先行先试 审批迈入“一”时代

  “襄阳的服务真是让我们感到惊叹!惊喜!惊人!”10月10日,金砖国际贸易(襄阳)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友泽一连用了3个词来形容襄阳的行政审批服务。

  “项目从洽谈到签约用时不到一个月,一天就办完了外商投资注册的全部手续,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?!薄跋逖羲俣取比梅言蠖阅昴谕瓿?0亿元销售收入充满信心。

  今年7月,高新区被确定为全省学习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的5个试点之一。我市提出,要在创新行政审批、工商服务便利化等8个方面率先实现突破,共涉及33个改革事项。

  9月底,高新区在全省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,集中履行市直相关部门下放的行政审批职能,启用高新区行政审批专用章,实现“一枚印章管审批、一个窗口办完事”。

  “高新区行政审批可以说真正进入了‘一’时代。”高新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李德璋说,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“一口受理、先批后审、一次送达、事中事后监管”;对所有审批事项“一网告知、一网受理、一网办结、一网监管”;建立起“一表申请、一窗受理、四证一章(营业执照,国税、地税税务登记证,组织机构代码证,公章刻制备案)联办”的工作机制。

  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仅仅是高新区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之一。目前,高新区正在抓紧组建市场监管局和综合执法局,集中行使工商、质监、食品药品、知识产权、物价等管理领域的市场监管职能,最终实现“一个部门管市场、一支队伍管执法”?!耙淮紊瓯?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”的通关模式也正着手建设。

  与此同时,我市已编制完成高新区内资工业企业“负面清单”,推出特别管理措施32条,降低投资准入门槛。编制完成《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(服务)事项清单(试行)》,共121项,其中行政审批事项65项,服务事项56项。

  以高新区行政审批局、市场监管局、综合执法局为载体,我市将探索建立以“一枚印章管审批、一个部门管市场、一支队伍管执法”为实现形式的“三位一体”的管理体制,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,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,激活经济增长潜力。

  自我革命 “革”出市场新活力

  只有尽可能地凸显比较优势,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,襄阳才能吸引更多投资、更多项目。

  近年来,我市先后进行5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通过采取并联审批、联合图审和联合验收,推行首办负责制、限时办结制等办法,市级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类事项减少至145项,成为全国同级城市中行政审批事项最少、流程最优、收费最低、监管最好、效率最高的城市。

  行政审批服务是否还有突破的空间?这是基于襄阳发展的自我反思,更是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之举。

  主动作为,我市率先“晒”出了政府的“权力家底”,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第一个公布市(县)两级“权力清单”的城市。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,清理各种“隐性”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,切实做到“法无授权不可为”。

  从简政放权到公开“权力清单”,政府自我革命的步伐不断加快。

  行政审批流程不公开广受诟病。我市大力推进行政权力流程再造,在简化办事流程、提高办事效率、服务市场主体上下功夫,实现环节减少、时间压缩。对每项权力画流程图,改变以往清理只注重内部办结时间不注重机关外办结时间的局面,对调查取证、现场查勘、专家论证等隐性环节,也列出了办结时限。

  市工商局大刀阔斧地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,使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更低、服务机制更优、信用监管更严。1月至9月,全市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13555户,企业类市场主体总户数达到65771户,居全省第二位;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337亿多元。

  开放引领 打造发展新高地

  发展的活力在开放,发展的机遇在开放。唯有大开放,才有大发展。

  襄阳地处内陆,不沿边、不靠海,只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,建设内陆开放高地,才能在更宽的舞台、更高的平台上集聚发展资源。为此,我市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,加快推进“大通道、大通关、大平台”建设步伐。

  前不久,一列满载31个国际集装箱的班列从襄阳发出,开往宁波港北仑港站。列车上装的是运至莫桑比克的建材。去年,同样的货物要通过汽车运至上海,再走海路到非洲,时间超过30天。现在只需要20天,运价便宜了30%。

  从襄阳开往宁波港的铁海联运班列去年12月底开通,每周一班。1月至8月,从襄阳发送至宁波的集装箱是过去两年的总和。

  以开放促开发,襄阳有“短板”。汉江现在的通航能力只有500吨,且枯水期不能通行;在襄阳报关,到了沿海港口还得报。我市主动出击,与武汉新港签订合作协议,建设省内首个陆地港,打通鄂西北—武汉—上?!适谐】焖俪龊?谕ǖ溃敌幸淮伪ü?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。

  襄阳机场改扩建后可保障11趟航班同时进港,年吞吐旅客量可望达220万人次,是现有机场的15倍。

  投资85亿元的6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,郑渝高铁、西武高铁(襄武城际)、蒙西铁路规划稳步推进。

  必须努力做大开放平台,才能使襄阳真正成为开放高地。今年以来,襄阳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服务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。

  国际陆港开发区规划修编启动,铁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港口多种运输方式联动,货运站场联合布局。

  以襄阳机场改扩建工程为起点,襄阳加快一类航空口岸建设?!断逖舾圩芴骞婊吠ü≌笈?,襄阳港将打造成对接武汉航运中心的腹地港和国家内河主要港口。今年,襄阳将完成投资1.7亿元。

  汉江航道整治工程强力推进,近期达到1000吨通航能力,远期达到2000吨通航能力,与武汉港、上海港实现无缝对接。

  我市以风神物流公用型出口监管仓库和进口保税物流仓库为主体,边建设边申报保税物流中心。融入新“丝绸之路”,与渝新欧(重庆)物流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,建成中南地区的分拣集装中心。探索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,将外商投资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。

  以建设大平台、大通关、大通道为重点,我市逐步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,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新的动力。

操作选项

  • 字体大?。?span id="mu8qo8syuww" class="ztd">大 
  • 宽屏阅读:切换
  • 打印文本:打印

专题集锦

  • 未标题-3.jpg
  • 微信图片_20241127172255.png
  • 微信图片_20241127165414.png
  • 微信图片_20241127171259.png
  • 未标题-2.jpg

分享